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先帝崇祯十七载,励精图治,天赋英明。偶应流寇攘攘,劳积在眄。于旧年三月十八日间,报犯境。触而殡天。
建虏叩关,国势危殆,人心汹涌。时云国有长君,即有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,力扶新王,以弘光奠宗社。
崇祯皇太子慈烺南渡,仁慈贤良,圣明有闻,今续宗社而登宝位。建号绍武,诏播天下。
檄兵部尚书史可法,领尚方宝剑以重权事,督军务于江北,抗制虏寇,一切晋赏于后再议。
弘光诸臣尽署前事,精忠战力,神器安然,绍武指日北旋太平。亲诘拟下。
钦此。”
三月时,左良玉以支持太子的名义清君侧,于武昌起兵,号称十营二十万大军,顺江东下。
本来口号找的挺好,却没成想,几天过去,弘光退位了
转眼之间,朝廷的形势已然天翻地覆,原本被关在牢狱中的太子“朱慈烺”,居然奇迹般的上位了
他是怎么上去的,这事没人知道细节,但确确实实是上位了。
太子继位,弘光退位,奸臣马士英伏诛,一切都顺理成章,满足了左良玉檄文上全部的条件和要求。
没有人怀疑这个太子是假的,在东林党的运作下,新即位的朱慈烺早已经被包装成了一个心怀天下的圣君。
对左部大军来说,显而易见的就是“清君侧”的口号不好使了。
第一天继位,第二天颁布年号的诏书便发到了左良玉的舟师船队里。
半天的功夫,左部十个总兵级别的武将全都知道了。
于是拿着诏书,纷纷来找左良玉商议,下一步应该怎么做。
左良玉这几天头疼得很,晚上也睡不着,整夜的失眠,现在他手上紧紧捏着诏书,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。
这事儿闹的
李自成连西安都丢了,在北边被清军追着屁股往这边跑,左良玉和李自成斗了十几年,屡战屡败,根本不觉得能打赢李自成。
这才找了个口实,顺江东下,想在南京谋个出路,可形势急转直下,谁也没想到,弘光皇帝居然直接退位了
左部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,武昌那儿既有清兵又有大顺军,他们这群残兵败将,自然是一个也打不过,回去等于找死。
但是继续东下也不是个好办法,没有口实同造反无异,奉旨拦江的江北黄得功部骁勇善战,也不是好惹的。
想着,左良玉忽然觉得自己愈发的头疼起来,一阵阵钻心的疼。
“父亲您怎么了”其子左梦庚站在一旁,发现了异样,连忙问道。
“我、我没事。”左良玉强撑着,咬牙坐起来,想了半天,还是说道:“大局已定,继续东下毫无意义,暂且先退兵回武昌吧”
“上表南京,就说我们尊奉绍武朝廷,恭贺太子继位正国。”
左梦庚看了看周围的总兵们,见众人面面相觑,都不敢说,只好由他说出来。
“父亲,李自成前几日在武昌被清军阿济格、多铎两路大军击败,现在已经放弃武昌,率领流寇主力穿过江西西北,往湖南去了。”
“武昌就算回去,也只是座空城了”
左良玉大惊失色,恍然半晌,这才后知后觉,咬牙切齿的道:“这群辫子兵,真是一刻不停,竟都打到武昌去了”
“不逼死我们,他们是不会罢休”
话音刚落,左良玉惨叫一声,捂着胸口从床上滚落在地。
“大帅”
“大帅你怎么了”
众人都是慌乱吃惊,等反应过来再去看左良玉,只见是进气多,出气少。
左良玉在地上翻滚不止,嘴里大声喊着头疼,一只手指着他的儿子左梦庚,张大了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就这样,死在了众人眼前。
左良玉暴死江上,左部十营总兵,二十万大军,一下子陷入群虫无首的境地。
由于实在死得突然,连最后一句遗言也没说出来,众将领没了主心骨,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。
左梦庚还是个毛头小子,身无尺寸之功,自惧压服不住众将领,觉得对新建立的绍武朝廷也无定策之功,倒不如降清,用手上这二十万人马混个前程。
他想了半天,最后说道:“我父亲之死,在于天命。”
“我父亲一生尽忠,战功赫赫,可大明回报了什么而今大明,气数已尽,顺贼连战连败,更是强弩之末,我看,天命在清”
“诸位叔伯都是我父亲旧将,若随我降清,必得升官加授”
左梦庚说完,心底还是有些发虚的,因为他也不知道,这十名总兵有没有大明的忠将。
实际上,左部这十个总兵都不是善茬,早就看出来弘光皇帝朱由崧昏庸不明,早晚必亡,一直是各有各的算盘。
要不是左良玉一直压着,他们早就投降清朝或者大顺了。
现在左良玉已死,提出来的还是他的儿子,自然齐声应允。
“末将等以少帅之命为主”
左良玉病死江上,其子左梦庚率二十万大军降清。
消息传到南京,震动朝野。
这时的王之明,哦,对,现在他的身份,该是前崇祯一朝皇太子,当今的绍武皇帝朱慈烺了。
朱慈烺才刚继位三天,眼下正坐在奉天殿内,临视绍武一朝的第一次朝会。
不得不说,这第一次朝会的体验很有意思,让朱慈烺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,这种朝会,不上也罢。
除了看着底下来回耍猴,确实是屁用没有。
历史上,清军入关后并没有急着打南京,而是先和大顺打了一年。
从去年五月开始,清军调集两路主力合围盘踞在西北的大顺军,就连山东、湖广等地也只留少量绿营防守,兵力相当空虚。
多尔衮看得很清楚,只要灭了大顺,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。
至于在南京称帝的朱由崧,不好意思,人家压根没把他当根葱。
面对清军的重点照顾,咱们的李闯王自然不甘示弱,随即调派大顺军主力,在西北组织起一次次声势浩大的反攻。
顺与清在西北的关键战役,便是今年正月发生在潼关的大战。
李自成集结大顺在西北的二十万主力部队死守潼关,与清军一直激战到三月,最后就连原本定下要来南京的清兵都被急调潼关,这才受不了压力败退。
潼关一丢,大顺基本奠定在西北的败局。
接下来就是熟悉的剧情了,李自成一路败退,先丢西安,继而丢了整个陕西,如今更是败走武昌,连湖广也待不住,打算跑到湖南干老本行打游击去了。
话说回来了,去年大顺在西北与清军激战,互相争夺中原的时候,前弘光一朝在干什么
朱慈烺花了两天的时间去看奏疏,悲哀的发现,弘光立国一年之久,除了特别喜欢党争内耗以外,在外基本什么也没干。
其实应该自信点,把基本去掉,他们就是什么也没干。